書種分類 > 旅遊系列 / 遊記,遊學資訊
 

《萬水千山京滇路》

內容簡介  

南京博物院清庫時,發現了一批何遂的老照片,其中有張在一輛長途大巴前的合影,除了認出爺爺何遂,對其他人及這趟旅行我一無所知。聯絡到南京大學的王世清,告知這是「京滇公路週覽團」同車人一九三七年四月五日在南京出發時的合影。他的外公秦墨哂,是《申報》著名記者,以「滇程拾遺」詳細報道了週覽團的每日行程。王世清辨認出了合影中的十三人。

京演公路是一條被遺忘的路,京滇公路週覽團是一段被埋沒的歷史。於是,世界華人攝影聯盟的攝影師們啓動了「回望抗戰動脈京漢路」的拍攝活動,由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將這本厚重的圖冊呈現在讀著面前。

京漢公路是第一條其穿中國從東至西,起於南京,止於昆明,連通了蘇、皖、贛、湘、黔、滇六省、長達二千九百七十四公里的路。京滇公路週覽團完成考察不到兩個月,七七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週覽團成為戰前考察與動員的先鋒,這條賞穿東西的公路在戰時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週覽團自南京出發的第一站是安徽宣城,何遂與同行者作畫吟詩:「曳綠布金導客行,萬屯雲錦擁宣城;教亭山色清如許,不負長征第一程」,由此開始了往返五十天,行程一萬一千里的萬里長征。 二零二四年五月週覽團同車的後代相聚南京,他們是著名植物學家裴鑑的女兒裝加梅,「胡煥庸線」提出者—著名地理學家胡煥庸的孫子胡復孫,鐵路專家曾世築的外孫女鄭祖欣、林國強夫婦,王世清與我及夫人王苗,弟弟何巍及女兒何听。同年九月,原《南方周末》記者馮翔、《旅讀》記者曾令愉與我們一起踏上了追尋前輩足跡,探求舊照故事的旅程。

我們選擇從貴州出發。因為那是京漢公路最為艱險的一段,當年四千多民工及技術人員,為築路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資州的橋,更見證了時代的變遷。建於一九三五年的「鵝翅膀」是中國第一座現代公路立交橋,是戰時京滇路上的重要交通樞紐,而今在老橋東側五十米處,是建於二零零六年的現代公路橋,望眼處則是架於兩山之間的高速公路橋。重安江邊三朝橋更展示了歷史的變遷,建於清朝同治年間的鐵索橋,一九三八年由茅以升設計的鋼桁架橋,一九九五年建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曲拱橋,二零一三年建的余凱段高速公路橋,橫跨了一個半世紀。貴州有三萬座橋,擁有全球最高的一百座橋樑中的四十六座,貴州被稱為世界橋樑博物館。

 
作  者 楊浪、王文瀾、王苗、何迪、賀延光、劉陽
系  列 歷史
出版 社 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年9月
書  度 21.5 cm x 28.5 cm
頁  數 321頁
釘  裝 平裝
國際書號 9789888740598
書  價 HK$380
返回頁首
返回前頁
 
 

 

第 2 位:
點子出版:
《無聊爛GAG怪 3》
 

第 3 位:
 

第 4 位:
 

第 5 位:
點子出版:
《無聊爛GAG怪》
 

第 6 位:
點子出版:
《無聊爛GAG怪 2》
 

第 7 位:
 

第 8 位:
點子出版:
《Gummy Joke》
 

第 9 位:
日閱堂出版社:
《麥玲玲2026馬年運程》
 

第 10 位:
舒捲出版:
《銅鑼灣禁區》
 

第 11 位:
 

第 12 位:
白卷出版社:
《香港散步學》
 

第 13 位:
 

 

 

第 16 位:
 

第 17 位:
亮光文化有限公司:
《願我可……》
 

第 18 位:
 

第 19 位:
 

第 20 位:
 
 
(C) Copyright 2025 Global China Circulation & Distribu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泛華發行代理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