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種分類 > 世界,中國文學 / 文學雜誌 / 文學理論研究 |
 |
[ 上一頁 ] 12 13 14 15 16 17    [ 下一頁 ] 17頁 之 第 16 頁 (共 163 筆記錄)
|
|
|
| |
|
《我紛紛的情欲》
| 內容簡介 |
: |
|
| 《我紛紛的情欲》收錄一百多首詩作,木心將情欲的本質、美好與從容,不露聲色地散落在詩集的各個篇章和角落。他的漫不經心、閒談式的詩句,看起來淺,實則淺而不薄,淺得讓人細細回味。他隱藏情感的變化、形式,與音樂的統一與和諧,以及矛盾與悲情到徹悟的轉化。木心具有東方人的思維傳統,他總用東方人含而不露的視角去表達自己不具侵略性的感受。從這個角度而言,他的詩歌具有典型東方特質的美感和文字。他的情欲是優雅的,但不是一個人的優雅,而是全人類的優雅。 |
| |
| 作 者 |
: |
木心 |
| 系 列 |
: |
詩集 |
| 出版 社 |
: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
| 出版日期 |
: |
2012年9月 |
| 書 度 |
: |
13 x 19 cm |
| 頁 數 |
: |
368頁 |
| 釘 裝 |
: |
平膠裝 |
| 國際書號 |
: |
978-986-5933-13-5 |
| 書 價 |
: |
HK$98 |
| 返回頁首 |
|
|
|
| |
|
《魚麗之宴》
| 內容簡介 |
: |
|
童年生活的江南水鄉,少年求學的上海杭州,富庶書香人家的啟蒙教育,類似大觀園落難的人生經歷,都造就了木心。
木心的經歷不平凡,成就也不平凡。在極為特殊的情況下,他始終堅持自我的生活理念、文學立場,像在一座孤島上一樣,不間斷地從事創作。因此所謂「文學魯濱遜」之說,實深含傲然雄視之情。
《魚麗之宴》收錄的是木心的幾篇訪談、答客問。談的都是關於他的文學、藝術創作心路,含融創作因緣、人生觀照、藝術風情。並有木心的〈遲遲告白〉:自述與文學的因果,作一番輕捷的掠視;還有多位國外學者專家對木心的評論與讚譽。對於木心身為詩人、文學家、畫家、藝術家、哲學家多重身分、各種面向的深度透析,這是一次最完整的呈現。
|
| |
| 作 者 |
: |
木心 |
| 系 列 |
: |
訪談集 |
| 出版 社 |
: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
| 出版日期 |
: |
2012年9月 |
| 書 度 |
: |
13 x 19 cm |
| 頁 數 |
: |
208頁 |
| 釘 裝 |
: |
平膠裝 |
| 國際書號 |
: |
978-986-5933-24-1 |
| 書 價 |
: |
HK$58 |
| 返回頁首 |
|
|
|
| |
|
《愛默生家的惡客(散文)》
| 內容簡介 |
: |
|
生命是宇宙意志的忤逆,去其忤逆性,生命就不成其為生命。因此要生命徇從宇宙意志,附麗於宇宙意志,那是絕望的。
莊嚴與滑稽隔一層紙,對這層紙,我有興趣。每當四顧無人,忍不住伸手抽去這層紙。如若將來神明課我此罪,我有所辯:我是在四顧無人時才抽的啊。
是故對於「禪」、「禪那」、「禪宗」乃至「禪意」,我只能是個不語的旁觀者。
木心的散文文字亮麗鮮明,語法曲折有力,於人於事於物,時有超乎尋常的體察和出人意表的見解。
《愛默生家的惡客》一書中〈7克〉談生命與智慧的平衡,玄妙而透僻;〈大西洋賭城之夜〉從賭博談到生命與宇宙意志;〈恆河•蓮花•姊妹〉則藉西方人的眼光來反觀東方,憑資料加以推理想像,將自己所獲的快感傳與讀者;〈愛默生家的惡客〉則幾乎是文學作品中第一篇專寫沮喪的文章;〈你還在這裡〉、〈菸蒂〉、〈末班車的乘客〉,則是木心關心那些平凡的普通人,枝微末節的小事,都是他們筆下活生生的感情;〈韋思明〉、〈大宋母儀〉具有中國古體小說的鮮明性格,又帶著木心獨有的犀利和睿智。 |
| |
| 作 者 |
: |
木心 |
| 系 列 |
: |
木心作品集 |
| 出版 社 |
: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
| 出版日期 |
: |
2012年8月 |
| 書 度 |
: |
13x19公分 |
| 頁 數 |
: |
256頁 |
| 釘 裝 |
: |
平裝 |
| 國際書號 |
: |
978-986-5933-22-7 |
| 書 價 |
: |
HK$68 |
| 返回頁首 |
|
|
|
| |
|
《巴瓏(詩集)》
| 內容簡介 |
: |
|
下班後不急於回家的便是男人╱公爵哪,就這兒,就BEER╱魚、蝦、烏賊、響螺、小螃蟹╱香腸、醃肉、燻肋、鹵豬雜╱上帝保佑啤酒桶永遠木製永遠笨相╱巴瓏是玻璃的,圓肚細頸長長尖嘴╱執細頸舉而傾之,酒出如幽泉
明知站在深淵邊╱一旦你擯我,棄我╱也是福了的╱不能愛,能思念╱人被思念時╱知或不知╱已在思念者的懷裡╱自踵至頂的你呵
巴瓏是一種西班牙的酒壺,詩人的詩心可以説就是巴瓏,他胸懷廣闊,思接千載,涵納萬物,無時無人無事不可以入詩,一切有詩趣的事物全化為己有,再轉換為詩意,使之如巴瓏裡傾出的酒,泉源雖注滿胸臆,流出時卻從容淡定。
《巴瓏》是木心遊學美國初期文學創作中的代表作。許多改寫之作,都交代了來源:〈洛陽伽藍賦〉的改寫最為彰著,規模最大;〈明人秋色〉取自譚元春遊記、〈東京淫詞〉取自永井荷風散文、〈薩比尼四季〉取自西塞羅散文;有來自田納西•威廉斯回憶錄的〈門戶上方的公羊頭〉;〈倫敦街聲〉、〈埃特魯裡亞莊園記〉是取材於書信集,〈蘭佩杜薩之貺〉則源出小說;有的甚至出自於文化學著作,如從福里特的《現代文化史》中提煉出的〈末度行吟〉;〈賽爾彭之奠〉是對懷特、戈斯、卡爾佩特、赫德遜他們的一些小節或單句的合和之作,更為複雜。
這些詩皆是木心受到原文所感,乃胎息吐納,含英咀華,踵事增華。或涵泳其間,吹氣若蘭;或借花獻佛,別托懷抱。詩中蘊含瑰麗琦行的華美文藻,或對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的淬琢迻譯,大有可觀。詩篇中時遇妙語,那些純摯的深情與光芒四射的哲思,讀來盪氣迴腸,令人渾然忘憂。
木心這樣解釋:我幸於樂於為公有的人類文獻複此一筆,忝證文學無疑是初比今夕何夕的新鮮,而後比執手偕老的永恆。 |
| |
| 作 者 |
: |
木心 |
| 系 列 |
: |
木心作品集 |
| 出版 社 |
: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
| 出版日期 |
: |
2012年8月 |
| 書 度 |
: |
13x19公分 |
| 頁 數 |
: |
360頁 |
| 釘 裝 |
: |
平裝 |
| 國際書號 |
: |
978-986-5933-14-2 |
| 書 價 |
: |
HK$98 |
| 返回頁首 |
|
|
|
| |
|
《素履之往(散文)》
| 內容簡介 |
: |
|
木心說:總覺得詩意與哲理之類,是零碎的、斷續的、明滅的。多有兩萬七千多行的詩劇,峰巒重疊的邏輯著作,歌德、黑格爾寫完了也不言累,予一念及此已累得茫無頭緒。
我把最大的求知欲、好奇心、審美力,都耗在「人」的身上,顛沛流離,莫知所終。 青春真像一道道新鮮美味的佳餚,雖然也有差些的,那盤子總是好的。 生命好在無意義,才容得下各自賦予意義。假如生命是有意義的,這個意義卻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尷尬狼狽。
「素履之往」,來自《易經•履卦》:初九,素履,往無咎。象曰,素履之往,獨行願也。以樸素坦白之態度行事,此自無咎。以喻質樸無華、清白自守的處世態度。
《素履之往》是木心為人生而尋覓,為生活而沉思之作。延續他一貫的風格,以短文或短句的形式呈現,或言思想,或敘情感,或講趣味。文淺意深,內容涵蓋甚廣。關於哲學之思,關於藝術之情,關於歷史之歎,忙忙碌碌,心心念念,光怪陸離,內藏無數斷章妙語,或見血,或見骨,或見濃情,或見虛妄,更有著潔爽、寧靜、朝聖般的月朗風輕之感。 |
| |
| 作 者 |
: |
木心 |
| 系 列 |
: |
木心作品集 |
| 出版 社 |
: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
| 出版日期 |
: |
2012年8月 |
| 書 度 |
: |
13*19公分 |
| 頁 數 |
: |
272頁 |
| 釘 裝 |
: |
平裝 |
| 國際書號 |
: |
978-986-5933-20-3 |
| 書 價 |
: |
HK$68 |
| 返回頁首 |
|
|
|
| |
|
《瓊美卡隨想錄》
| 內容簡介 |
: |
|
寫作本書時,木心住在紐約東陬瓊美卡,故此書名為《瓊美卡隨想錄》。木心用字非常講究,標點也講究,於是,在《瓊美卡隨想錄》中,各篇皆是兩字的標題:圓滿、將醒、綴之、尖鞋、嗻語、步姿……,光是這些標題就字字獨特精湛,豐沛嫻熟。
全書計分三輯,不僅因篇幅不同,各輯文字風格各異。第一輯藉由歷史或地理,或順理成章,或強烈發散;第二輯分「嗻語」、「俳句」與「風言」,只一句或兩句,語錄式的短散文,短小精悍,活潑、雋永、耐讀;第三輯偏重生活,帶著凝重的細節和感悟。
奇思妙想,終篇不絕;細節裡藏著生活,行文豐沛而嫻熟,善用漢賦般的奇字,在別人說不下去的地方說出別開生面。以捕捉片刻始,以叩問永恆終,展現一個藝術家兼哲人觀察環境、思索生命的獨特視角與睿智。
|
| |
| 作 者 |
: |
木心 |
| 出版 社 |
: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
| 出版日期 |
: |
2012年7月 |
| 書 度 |
: |
13 x 19 cm |
| 頁 數 |
: |
216頁 |
| 釘 裝 |
: |
平膠裝 |
| 國際書號 |
: |
978-986-5933-18-0 |
| 書 價 |
: |
HK$59 |
| 返回頁首 |
|
|
|
| |
|
《竹久夢二的世界》
| 內容簡介 |
: |
|
| 本書收錄竹久夢二的繪畫和攝影作品在一共240餘幅,以劉檸撰寫的夢二傳記〈寂寞的鄉愁詩人〉,娓娓道出畫家精彩多情的一生,他與岸他萬喜、笠井彥乃、葉、順子、秀子等女子的邂逅,是愛情,或幸福的幻影?最終化作僅存於繪畫中的「夢二式」女子;對照其留予世人的〈外歐日記〉、〈病床遺錄〉,及妻子岸他萬喜的〈髮妻〉等手稿(劉檸譯),全景重現日本「大正歌麿」絢爛浪漫的藝術世界,那些以忘懷的美、逃不開的愛與寂寞,依舊迴盪人間。 |
| |
| 作 者 |
: |
劉檸 |
| 系 列 |
: |
1.竹久夢二 2.傳記 3.繪畫 4.攝影作品 5.日本 |
| 出版 社 |
: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
| 出版日期 |
: |
2012年6月 |
| 書 度 |
: |
15(闊) x 21(高)cm |
| 頁 數 |
: |
304頁 |
| 釘 裝 |
: |
平膠裝 |
| 國際書號 |
: |
978-986-6135-84-2 |
| 書 價 |
: |
HK$99 |
| 返回頁首 |
|
|
|
| |
|
《王百谷美學》
| 內容簡介 |
: |
|
作者對學問真正的興趣是建立他自己的美學,因為在人類的文化社會中美醜的問題遠比善惡與真假的問題來得現實而切要。中國人雖具有高度而豐富的審美意識,並創造了精湛卓絕的藝術,然而中國人始終沒有建立系統的美學,確是一客觀的事實。
作者首先建立實體——審美心之概念,從而把握美與審美之諸「先天原則」(範疇) ,並運用這些審美的「先天原則」以總納審美的「經驗內容」,吾人便能夠說明一切屬於美的活動與知識,而開闢全幅美的世界。
最後附上被作者視為「祕本」的〈幽谷夜談〉,他靜坐谷中、徹夜未眠、如有神助、一氣呵成,並利用典雅的文言、與對話的方式,反覆闡述有關美的實體及審美活動的究竟義。企圖結合孟子的「良知良能」與莊子「玄思的心靈」建構出一套獨特的「美」的形而上學。
|
| |
| 作 者 |
: |
王淮 |
| 系 列 |
: |
1.美學 |
| 出版 社 |
: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
| 出版日期 |
: |
2012年1月 |
| 書 度 |
: |
15(闊) x 21(高)cm |
| 頁 數 |
: |
112頁 |
| 釘 裝 |
: |
平膠裝 |
| 國際書號 |
: |
978-986-6135-60-6 |
| 書 價 |
: |
HK$39 |
| 返回頁首 |
|
|
|
| |
|
《其後》
| 內容簡介 |
: |
|
所以,這並不是一本關於五月的書,而是關於我自己,其後與倖存之書。
如今,我航過那個鬱悶的赤道無風帶了嗎?我即將出發去哪裡?抑或,我從何處歸來?寫作的船帆下垂擱置了非常久,水天一色,霧氣茫茫,記憶的魔山,五月,想來不只是我陪她走過一段性別認同之路,她也伴我熬過一段非常漫長的寫作認同之旅,即便是她已經不存在的歲月裡,她的形象及其書寫,對我是一種撫慰,也是一種刺痛,我們曾經彼此反對,卻又同時扮演傾聽者的角色,無論是不斷攀高追尋,或是不斷挖深內化,我們爭執,終致諒解,了悟彼此並沒有太大的衝突。
霧漸漸散的時候,她們已經不在那裡了。
該如何懷著那些傷害的故事繼續生長下去?不能忘卻,又不能時時記得;傷害的故事往往既美麗又醜陋,那其中,無論如何,曾將一個人最好的可能、最壞的黑影展演到極限,如果我不足以理解那其中的內容,也沒有什麼資格去保存這些──
生命之書某一些頁數被撕去,難再前後連貫的故事,但我們依舊會克難地將之讀完。
我沒有能力阻擋謊言與傷害於生命之外,沒辦法使事物結晶於至美的瞬間──如果這是你與我,青春之心所堅持要做的──做不到,死亡也不是做到的辦法。相反的,在死亡之後的流水時光,我目睹的盡是變化,滄海桑田,人之變貌與情感的質變,一切不可阻擋,也往往情有可原。夫復何言。取代眼淚與吶喊的是強烈的孤寂感漫天而來,無孔不入,可相信我,心靈有其不死本事,如果你還在,想必能和我一樣,沒什麼好慌張的,孤寂就孤寂吧,與孤寂同在,細看它的模樣,看熟了就沒有什麼好慌張的。
|
| |
| 作 者 |
: |
賴香吟 |
| 出版 社 |
: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
| 出版日期 |
: |
2012年5月 |
| 書 度 |
: |
15(闊) x 21(高)cm |
| 頁 數 |
: |
256頁 |
| 釘 裝 |
: |
平膠裝 |
| 國際書號 |
: |
978-986-6135-85-9 |
| 書 價 |
: |
HK$79 |
| 返回頁首 |
|
|
|
| |
|
《迷宮中的戀人》
| 內容簡介 |
: |
|
她在迷宮中旋動手指點亮了光——
疾病只是一種隱喻,愛有各種的可能
陳雪絮語愛情最新長篇力作
隨書附贈首刷限量「戀人明信片」
命運交織的愛情,
戀人的/追憶逝水年華
身體 夢境 疾病 療癒
寂寞 溫暖 孤獨 燦爛
傷害 痛苦 背叛 逃亡
信任 承諾 等待 救贖
許願 實現 兌現 相信
小說家在疾病的迷霧森林裡失能失語,在愛情的記憶裡回首穿梭,要找出糾纏毛線團源頭,文字是大量流出的坦白,是每個人心中的終極提問,他們正找尋的關鍵答案,你深刻墜落的殘酷地獄,她未曾允諾的幸福天堂,我們已墜入的愛情神話。
|
| |
| 作 者 |
: |
陳雪 |
| 出版 社 |
: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
| 出版日期 |
: |
2012年2月6日 |
| 書 度 |
: |
15(闊) x 21(高)cm |
| 頁 數 |
: |
512頁 |
| 釘 裝 |
: |
平膠裝 |
| 國際書號 |
: |
978-986-6135-77-4 |
| 書 價 |
: |
HK$138 |
| 返回頁首 |
|
|
|
[ 上一頁 ] 12 13 14 15 16 17    [ 下一頁 ] 17頁 之 第 16 頁 (共 163 筆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