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種分類 > 電影小說 / 劇讀 / 表演藝術 |
 |
1 2 3       [ 下一頁 ] 3頁 之 第 1 頁 (共 24 筆記錄)
|
|
|
|
《從前有個東方荷里活》
內容簡介 |
: |
|
【細說香港電影黃金盛世 論盡影帝影后風采為人】
【走過片場高低起伏 電影人給電影和香港的情書】
-獨家揭露八九十年代港片黃金秘辛
- 影帝影后幕後真實故事首度公開
- 從《廟街皇后》到《天水圍的日與夜》的電影人生
-經典電影的興衰紀實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百花齊放,動作、鬼怪、情色、文藝,各有姿態;鏡
頭前後的辛酸與熱血,作者都以親身經歷細細道來。電影不只是工作,更是面
對挑戰、重新感受世界的方式——就如那位願為愛墮入凡間的天使,每一次投
入新作品,都像重學一次人生。
本書穿梭於銀幕經典與幕後故事之間, 不講光環, 只談熱誠; 也誠實記錄這一行的得與失、喜與悲。它獻給每一位仍相信電影魔法的人, 也送給仍在尋找夢工場路口的你—— 讓我們在觀影與創作之間,寫下屬於自己的劇本。
|
|
作 者 |
: |
王日平 |
系 列 |
: |
本土文化 / 電影專題 |
出版 社 |
: |
好年華 Good Time |
出版日期 |
: |
2025年7月 |
書 度 |
: |
15 cm x 21 cm |
頁 數 |
: |
192頁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87131861 |
書 價 |
: |
HK$138 |
返回頁首 |
|
|
|
|
《久別重逢 劇作文本》
內容簡介 |
: |
|
【治癒系愛情奇幻作品 2025年驚喜佳作】
【鄭伊健、陳卓賢、許恩怡、蔡思韵力推】
【在文字與光影之間,找回心跳的溫度】
那年盛夏, 少女夏文萱和少年蘇昇華因一張唱片而相遇。年輕的他們渴望著, 這份青澀的愛情能走多遠……
轉眼數十年,已然成為音樂人的蘇昇華陷入人生低谷,逃避一切,卻在醫院偶遇舊愛夏文萱。看到對方的變化,夏文萱心中痛苦,然而,此時她也被病魔所困。
「愛一個人, 係當佢唔好嘅時候, 都想喺佢身邊, 令佢變返好。」——夏文萱
「細個話堅持,你覺得所有嘢係你控制在內嘅,當你大個你話堅持,係咪太執著呢?」——蘇昇華
就在蘇昇華以為一切都已定局時,意外出現了一名自稱是夏文萱女兒的少女。她帶來了母親的託付,讓蘇勾起了那段睽違感情的回憶⋯⋯
|
|
作 者 |
: |
梁禮彥 |
系 列 |
: |
電影創作 / 受情穿越 |
出版 社 |
: |
好年華 Good Time |
出版日期 |
: |
2025年7月 |
書 度 |
: |
15 cm x 21 cm |
頁 數 |
: |
192頁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87131847 |
書 價 |
: |
HK$138 |
返回頁首 |
|
|
|
|
《暗影與流光之間(二)》
內容簡介 |
: |
|
當文字化為流影,立體的展演是否能夠展露更多深層的內涵?自從人類學會如何捕捉、複製影像,並由靜態走向動態,影像與文字之間就不斷競爭著,究竟誰才是真正具有靈光的藝術?前往藝術境界的歷程,文字與影像或有彼此扞格的時候,也有互相乞靈的時刻,又或者有更多的平行不相交集。文學與電影是否能夠融冶於一爐?又如何可能?
作者於書中同時身兼專業讀者與影評人,為讀者挑選了十餘部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出入於電影與文學文本之間。從川端康成到成瀨巳喜男,珍.康萍到亨利.詹姆斯,遠藤周作到馬丁.史柯西斯,亞瑟.克拉克到庫柏力克……透過媒材的跨越,進而跨越性別與文化背景,帶引讀者品味影像與文字的細膩差異。
商品賣點
◎ 作者透過媒材的跨越,進而跨越性別與文化背景,帶引讀者品味影像與文字的細膩差異。
|
|
作 者 |
: |
劉森堯 |
系 列 |
: |
藝術設計 > 電影評論 |
出版 社 |
: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 |
2025年4月 |
書 度 |
: |
14.8 cm x 21 cm |
頁 數 |
: |
248頁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63878117 |
書 價 |
: |
HK$109 |
返回頁首 |
|
|
|
|
《看我今天怎麼說—故事的故事》
內容簡介 |
: |
|
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殊榮,以及最佳男主角和最佳音效提名的香港電影《看我今天怎麼說》,由黃修平執導,講述三位主角子信(游學修飾演)、素恩(鍾雪瑩飾演)和Alan(吳祉昊飾演),如何無懼客觀限制,用各自的方法開拓世界,他們雖然過程中彼此撞得遍體鱗傷,卻默默引領對方尋找自我。這套以聾人文化為題材的寫實電影,首次探索聾人青年的自我價值和身份認同。
電影主創編劇之一思言,深度訪談超過35位戲裡戲外、台前幕後人員,梳理現實和電影創作中所交織的脈絡,細說故事創作歷經多年的起承轉合,聾人演藝機會的長期訴求,電影製作過程如何對聾人文化的尊重知行合一,聾人演員的真實心聲,還有近百張未公開的珍藏劇照⋯⋯
請看我們今天怎麼說,如何默默堅持這個遊走有聲無聲、似遠還近的真實聾人故事,直到被您看見⋯⋯
電影焦點
BFI倫敦影展 2024 - 創造單元
香港亞洲電影節 2024 - 焦點呈獻
台北金馬影展 2024 – 影迷新世代單元
第61屆金馬獎三項提名: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音效
第61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鍾雪瑩
|
|
作 者 |
: |
思言 |
系 列 |
: |
電影 / 聾人文化 / 香港手語 |
出版 社 |
: |
不一樣的禮物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 |
2025年2月 |
書 度 |
: |
14.8 cm x 21 cm |
頁 數 |
: |
220頁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87103318 |
書 價 |
: |
HK$148 |
返回頁首 |
|
|
|
|
《暗影與流光之間(一):電影和精神分析》
內容簡介 |
: |
|
作為一種「觀看」的方式,電影複合了私密與自曝兩種相悖卻又併行無礙的特質;鏡頭四界的框格既是限制也是指引,排除一切多餘,只留下導演要你看的。
在這個創作者自我邊界消隱的過程中,無數的情感、欲求、渴望、匱乏……也都隨著其創作的影像溢流而出。
作者劉森堯這一次放下譯筆,再次回歸專業影評人角色,透過精神分析的理論觀點,帶引讀者「重看」十三部經典電影。
他從人格分裂與戀母情結的角度,解析恐怖大師希區考克《驚魂記》凶手的悲慘心理生活;以精神官能症詮釋王家衛《花樣年華》裡的不倫戀情;更從英格瑪.柏格曼《秋光奏鳴曲》的母女關係,找出劇中人物情感匱乏的症候……種種別開生面的析論,為讀者們打開截然不同的觀影視野。
|
|
作 者 |
: |
劉森堯 |
系 列 |
: |
藝術設計 > 電影 > 電影評論 |
出版 社 |
: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 |
2025年1月 |
書 度 |
: |
14.8 cm x 21 cm |
頁 數 |
: |
248頁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63877981 |
書 價 |
: |
HK$109 |
返回頁首 |
|
|
|
|
《狐說狂言》
內容簡介 |
: |
|
《狐說狂言》是台灣文學獎劇作家馮翊綱的第三十部紙本著作、第二十本劇本書,合併了兩套作品:二〇二二年立春到小暑之間,《狐說》先寫好,《六段狂言》隨後來。也即將由【相聲瓦舍】搬上舞台!
新冠疫情把劇場人困在家裡,幸虧舞台嘶喊之外,還有能力潛心讀書,偏偏選了《太平廣記》、《聊齋誌異》、《閱微草堂筆記》和《子不語》,怪、力、亂、神,爬格子、打鍵盤,幻化出異色的劇本。
「狂言」是「喜劇」的同義詞,源於日本傳統劇場。像是借用「相聲」一詞,用以探索、創作,意圖追尋喜劇的多樣性。喜劇取材,來自各種可能,喜歡表演?喜歡故事?喜歡劇場?喜歡喜劇?喜歡相聲?狂者的心願,是在為仍然喜歡的人做好準備。
剛掄得日本插畫家協會銅牌獎、長年合作的夥伴畫家曾湘玲再次出手,繪製本書封面與內頁插畫。
迎來六十花甲,還像年輕時一般自在創作,難掩得意,露出尾巴了!這頭狐爬到古稀,可能是一款老來俏。
【相聲瓦舍】2025年度大戲《狐說》劇本
|
|
作 者 |
: |
馮翊綱 |
系 列 |
: |
中文書 / 華文創作 / 劇本 |
出版 社 |
: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 |
2025年1月 |
書 度 |
: |
14.8 cm x 21 cm |
頁 數 |
: |
240頁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63877790 |
書 價 |
: |
HK$109 |
返回頁首 |
|
|
|
|
《陳詠燊短篇劇本集》
內容簡介 |
: |
|
出版劇本集是陳詠燊Sunny一直以來的心願,他在序中提到,希望能將一些他在電影以外,寄養於不同媒體世界,未算得到觀眾太多注目,而又一直讓他牽腸掛肚的親生骨肉結集在一起,讓她們擁有多一次面對觀眾朋友的機會,試試用出版來延續她們的命運。
這次收錄的短篇劇本,有劇場版Music Video,有網絡短片,有舞台演出,有廣播劇,有電視單元劇,誕生時間橫跨二十年,每一個都是在他事業上有著一定分量,又或者有著一點點特別意義的創作。
這本書裡盛載著的血肉與靈魂,希望會得到讀者的喜愛。
|
|
作 者 |
: |
陳詠燊 |
系 列 |
: |
電影、香港電影 |
出版 社 |
: |
亮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 |
2025年1月 |
書 度 |
: |
15 cm x 21 cm |
頁 數 |
: |
224頁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88820917 |
書 價 |
: |
HK$138 |
返回頁首 |
|
|
|
|
《聽海湧》
內容簡介 |
: |
|
公共電視2024二戰時代劇《聽海湧》的前世今生
「啟航」「歸來」雙封面創作全輯
啟航:收錄全五集劇本及編劇創作心得
歸來:影像紀錄與深度幕後訪談,特邀作家崔舜華專訪《聽海湧》主創團隊,銘記他們如何從一個念想出發,化不可能為可能,把一個時代帶回來
首部以臺灣人為視角拍攝的二戰懸疑影集,具體刻畫臺籍戰俘監視員的悲愴故事。他們是沒有軍階的臺籍軍屬,接受徵召前往戰地,在陌異窘迫的婆羅洲戰俘營,替日軍監視盟軍戰俘,同時也被嚴密監看著,戰時他們背負不得違背的軍令,戰後他們背負無法辯解的罪刑,無論局勢如何轉換,臺灣人永遠被夾在中間。
透過阿輝、阿遠和德仔三兄弟的遭遇和選擇,看見戰爭的殘酷與複雜,直面難解的身分認同與人性掙扎。有些人啟程後再也無法回來,有些人成為罪犯,永遠沉默下去。在蠻荒血腥的戰場,如果有人指控,你是犯下冷血屠殺的凶手,你會為自己辯解嗎?
八十年之後,終於有人聽見他們的聲音,《聽海湧》團隊穿越千山萬水、重重阻礙,終於讓大時代下的哀歌被聽見,不知不覺,走到了從未想像過的境地。
導演|孫介珩
編劇|蔡雨氛
採訪|崔舜華
監製|於蓓華
製作人|林佳儒、湯昇榮、孫介珩
出品|公共電視
聯合出品|高雄人、三餘創投
主演|吳翰林、黃冠智、朱宥丞、施名帥、連俞涵、周厚安、塚原大助、松大航也、松野高志、馬場克樹
★耗資千萬打造真實戰俘營形貌
★實感體驗原始叢林、殘酷戰場,終極的人性辯證
★入圍歐洲最大劇集展法國里爾Series Mania國際全景競賽單元
|
|
系 列 |
: |
影視偶像 > 影視寫真/導覽/設定集 |
出版 社 |
: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 |
2024年8月 |
書 度 |
: |
17 cm × 23 cm |
頁 數 |
: |
352頁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63877523 |
書 價 |
: |
HK$169 |
返回頁首 |
|
|
|
|
《第4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特刊》
內容簡介 |
: |
|
第4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l 特刊,乃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為紀念此影壇盛事及新一屆金像獎所製作之特刊,當中包括今屆多位候選人的訪問及造型照片。
今屆金像獎入圍最佳男女主角的,分別是林保怡、盧鎮業、梁朝偉、黃子華、大鵬、謝安琪、衛詩雅、余香凝、王丹妮及鍾雪瑩。
|
|
系 列 |
: |
電影 / 流行文化 |
出版 社 |
: |
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 |
出版日期 |
: |
2024年4月 |
書 度 |
: |
34 cm x 24 cm |
頁 數 |
: |
Cover 4pp + Text 208pp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71997681428 |
書 價 |
: |
HK$100 |
返回頁首 |
|
|
|
|
《祝 死亡愉快》
內容簡介 |
: |
|
死亡,無論是突如其來或者有所準備,
都無法擺脫哀傷、失去等感受。
世界各地的創作者卻以死亡為題,為自己,
也為觀眾帶出傷痛以外的另類體驗。
從當代音樂大師坂本龍一的死後音樂會,
到行為藝術之母 Marina Abramovic挑戰死亡的創作;
從零負評日劇《重啟人生》的輪迴轉世,
到幾米在繪本中透過孩童呈現的生死觀⋯⋯
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屬於自己對生死的看法,
請進入一個可以自由討論死亡的空間,
再好好思考活著的意義。
- 介紹不同以死亡為主題的藝術創作,讓讀者重新思考死亡與生命的意義。
- 香港藝術團體遺物製造所透過音樂會、體驗工作坊等不同媒介,以別開生面的方式去推廣生死教育,希望大定不要再視「死亡」話題為忌諱,敞開心胸討論和接受它是生命中最自然的一環。
|
|
作 者 |
: |
遺物製造所 - 曾睿熙、任薏、尹穎琪 |
系 列 |
: |
藝術及生死學 |
出版 社 |
: |
蜂鳥出版 |
出版日期 |
: |
2024年3月 |
書 度 |
: |
15 cm x 21 cm |
頁 數 |
: |
208頁 |
釘 裝 |
: |
平裝 |
國際書號 |
: |
9789887505341 |
書 價 |
: |
HK$128 |
返回頁首 |
|
|
1 2 3       [ 下一頁 ] 3頁 之 第 1 頁 (共 24 筆記錄)
|